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国产-中文字幕第38页永久乱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久久久久青草

information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查看詳情

管道局氫能業務發展紀略

發布時間:2022-08-29 16:30:03 

管道局設計院副總經理李國輝沒有想到,7年前設計的濟洛線,會在這兩年火了起來。日前,李國輝表示,針對當前國內普遍面臨的儲氫、運氫等難題,著眼新技術、新材料研究,改變氫能儲運現狀,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國家所需,又是能源儲運企業把握時代機遇、承擔社會責任的必選課題。

設計龍頭迎難發力

濟洛線即濟源—洛陽氫氣管道,2015年12月投產,是國內已建管徑最大、壓力最高、輸氣量最高的長距離輸氫管道。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出,這條標志性管道吸引了諸多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目光,其設計者自然也成為被關注的對象。問技術、求合作、調研交流的訪客令李國輝應接不暇。

接觸多了,李國輝發現,氫能很火,但社會上還是關注上下游的多,愿意做儲運的少。我國氫能供給側集中在西部,而需求側集中在東部,這種不平衡的狀況決定了要發展氫能,解決儲運問題非常關鍵。相對于上下游技術的成熟,氫能儲運的研發基礎薄、難度大、成本高,讓很多參與者望而卻步。

為加快新能源研究步伐,2021年5月,管道局設計院掛牌成立新能源創新中心,集中力量為包括氫能在內的新能源研究應用提供機制保障。

工程應用方面,管道局正在規劃建設的河北旭陽公司定州至高碑店長輸氫氣管道工程頗受業內關注。這是國內第—條長距離、高輸量、燃料電池級氫氣管道。寧夏天然氣摻氫示范中試項目是國內首個燃氣管網摻氫試驗平臺,對于持續積累輸氫、摻氫管道設計經驗意義重大。內蒙古氫能走廊建設已進入前期審批階段,工程將建設全國首個藍氫生產基地和首條商用輸氫管道,屆時可實現內蒙古氣進京,打通氫能供需兩側。

科技成果方面,管道局設計院主持編制企業標準兩項、行業標準兩項、團體標準一項,獲得發明專利三項。其中,《氫氣輸送管道工程設計規范》已完成第一版討論稿,正式稿預計于年底發布。該規范是氫氣管道設計的團體標準,它的編制發布將填補國內氫管道輸送標準領域的空白,對健全氫氣管輸標準體系、促進技術進步與氫能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與清華大學、燕山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合作,管道局設計院在摻氫、固態儲氫領域取得初步成果,其中10公斤儲罐實驗成功后即可進入量產,合成氨輸送項目已于6月啟動。

管道局濟洛氫氣管道工程施工現場。

施工研究乘勢而上

今年7月,管道局三公司依托濟洛線實踐經驗,完成了《長距離氫氣輸送管道施工工法(申報稿)》的編寫。該工法是國內首個長輸氫氣管道施工工法。

管道局設計院是濟洛線的設計者,管道局三公司則是濟洛線的建設者。7年前合作的這兩家單位,7年后又同時享受到了這條管線帶來的新能源紅利。

2021年以來,管道局三公司在新能源業務發展方面不斷發力,成立新能源新業務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臺《管道三公司新能源新業務發展規劃1.0》,制定2022年新能源新業務工作要點,還在今年2月管道局科技中心組織的“揭榜掛帥”中,獲得兩個局級新能源科研課題,其中之一就是“氫氣管道配套施工技術研究”。

基于施工業務的同質化,管道局三公司一直在尋求新能源業務差異化發展的突破口。“雙碳”目標的提出,集團公司、管道局對新能源業務的重視,再加上濟洛線的建設經驗,讓三公司對新能源業務發展充滿信心。公司副經理方杰是新能源業務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新能源項目組負責人。他介紹,就施工而言,國內很多研究者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缺少工程實踐、技術創新不足、標準尚處空白。這給氫管道建設研究帶來了不小阻礙。

值得慶幸的是,國內自主建設的5條典型純氫/混氫輸氫管道中,管道局三公司參與了其中3條。面對這一寶貴稀缺資源,方杰帶領研究團隊重新總結整理工程信息,調研管線運行狀況,于2021年11月發布了《大口徑高壓力大流量氫氣長輸管道工程建造的實踐研究》。這是國內首個基于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工程建設的實踐案例研究成果。

說起技術創新,方杰說:“長距離輸氫管道要想規模化建設,優化焊接方案尤為重要。”管道局三公司組織技術、技能專家,研究了適用于氫氣管道焊接的新型半自動焊、全自動焊技術。這兩項技術與傳統焊接工藝一起,被方杰稱為“為客戶準備的‘三盤牛肉’”——根據項目要求,“三盤牛肉”任選。此外,管道局三公司研制的配套熱處理感應加熱設備,也為提高管道安全性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新能源業務全面布局

在管道局,參與氫能業務的不止設計院、三公司兩家單位。今年6月,由管道局二公司承建的玉門油田2022年水電廠氫氣輸送管道項目線路部分實現貫通。這是中國石油首個“綠氫”實驗示范項目、甘肅省首條中長距離輸氫管道,也是這個公司建設的首條輸氫管道。

年初以來,管道局黨委多次對新能源業務發展作出部署,舉辦新能源新業務發展培訓班,緊緊抓住“十四五”綠色低碳能源轉型和大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堅定不移推進新能源新業務發展。管道局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薛楓指出,要規模發展新能源新業務,加快技術攻關,快速建立技術領先優勢,打造產業鏈“鏈長”,推進企業發展轉型、綠色轉型。

按照管道局黨委部署,各相關單位積極參與新能源業務發展。科技中心成立管道局新能源技術研究所,對新能源科研立項給予政策支持,制定《新能源(新材料)業務推進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新能源課題“揭榜掛帥”。設計院、三公司之間開展技術交流,設計施工聯動、無縫銜接;三公司與研究院、投運公司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課題研究;設計院、燃氣公司、通信公司等單位之間互通有無、溝通合作,以全局一盤棋的姿態,攜手向新能源市場進軍。

延伸閱讀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首次將氫定義為一種綠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明確氫是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

管道局累計開展國家、省部級、局級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涵蓋氫能、CCUS、光伏、儲能等技術。其中氫能項目或方案有:濟源—洛陽氫氣管道二期工程,唐山氫氣管道工程,湖北紅安縣300兆瓦裝機容量、1200兆瓦時發電能力的氫儲能電站發電工程項目,福建永安市300兆瓦裝機容量、1200兆瓦時發電能力的氫儲能電站發電工程項目,包頭明拓風電制氫管道外輸工程預可研,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園區天然氣摻氫項目,雷州—東海島天然氣摻氫管道可行性研究,河北旭陽能源長輸氫氣管道項目,陜燃綜合能源站項目,陜京管道摻氫項目方案等。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